听着陈太后的话,冯保大喜,他起身退下,准备旨意。



    走出了慈庆宫后,冯保的大喜,便渐渐消失,他心头蒙上了一层疑惑。



    好像,陛下从未发一言。



    这……



    这不对劲啊。



    陛下聪慧,这种大事,任凭两宫太后商议,处置高拱?



    猛然间,冯保停止了脚步。



    他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。



    陛下,是有意为之的。



    他想打压高拱,却又不想一下子把高拱击落尘埃。



    打压高拱,饶不了高拱的是两宫皇太后。



    能够饶恕高拱,重新启用的,却是皇帝陛下。



    冯保想到这里,呼吸渐渐紧促起来。



    他重新走了起来,不过这次的步伐却慢上很多。



    他在思考。



    自己在这里面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……



    是弃子吗?打压完高拱,用来安抚的弃子……



    想到这里,冯保内心一惊,不过片刻之后,他也想通了。



    他不会是弃子。



    若是还需实质性的牺牲来安抚,那便没有打压高拱的必要了。



    经此一事之后,他才能真正算作对陛下有用的人,因为陛下需要他跟高拱的矛盾,也需要高拱跟张居正的矛盾。



    想到这里之后,冯保便知自己这次倒高,绝不会大获全胜,不过,他也不气馁……



    因为冯保明白,在大明的朝堂之上,不管是内臣,还是外臣,都犹如似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海浪……



    一浪高过一浪的局势起伏,是常态。



    当一股新的浪潮在高歌猛进,势头越来越高的时候,前浪不得不被迫下降。



    只要为人臣子,巅峰便难以永恒,盛极而衰是常情。



    越是看似风光无限时,越需警惕急转直下的危机,就如同那高耸的浪头,终会因后续力量的不足而跌落,能在跌宕中保持清醒,在起伏间坚守初心,方为生存之道……



    冯保没有想错,而等到冯保走后。朱翊钧才叹了口气表达了自己的态度:“高拱专政跋扈,在父皇在世的时候,便引人议论非议,但他终归是父皇病榻所托的顾名大臣……”



    而后,陈太后,李太后同时看向朱翊钧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你……”陈太后看着朱翊钧本想问皇帝是否有其他不同的想法,不过,话到了嘴边,还是停下了。



    她终归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。



    而朱翊钧当然清楚陈太后的顾虑,他看向陈太后:“母后,你发了懿旨遣送高拱回乡,那日后,朕若想启用,可以发圣旨将高拱复召吗?”

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……”陈太后点了点头。



    陈太后同意了,但李太后却不同意:”为何要复召他,他行事跋扈,有欺压幼主之嫌,让他归乡,已是恩赐了。“



    “降职录用呢。”朱翊钧再次问道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朝堂之上,良臣贤臣,比比皆是,何必在高拱身上多费心神,那个张居正,还是你的老师,由他担任内阁首辅,岂不更好。”李太后赶忙说道。



    她想打消皇帝的幼稚想法,在李太后看来,什么托孤顾命大臣,那都是臣子自我感觉良好,拿来吹嘘的手段,这层身份对于皇帝,对于,她与陈太后,毫无意义。



    高拱跋扈,即便降旨录用,那又如何?



    他能痛彻心扉,不在嚣张?



    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一个人岂会因一时之挫折,而改变自己呢……



    有这闲工夫,何不在寻一个良相辅佐。



    而朱翊钧听完李太后的话后,从椅子上下来:“母后,张居正是朕的老师,可高拱,却是父皇的老师……”



    “父皇这般相信,重用于他,定是有着父皇自己的考量。”



    “朝中之事,颇多还需高拱主持,他为首辅六年,尽心尽力辅佐先帝,有功劳,也有苦劳……”



    “朕可负高拱,但却不能负先帝……”



    说完之后,朱翊钧朝着两宫太后躬身行礼,随后,不等两人反应,转身便走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你要去哪里?”



    朱翊钧听到李太后的话,仿佛没有听到,他径直的走出宫殿,而后带着一众随从离开。



    李太后脸色有些错愕。



    而陈太后却在这个时候开口说道:“世宗皇帝陛下在时,便常夸陛下有其风范,世宗皇帝陛下十四岁从湖北来到了京师,宫中没有依靠的情况下,便能亲政掌权,陛下有其风范,行事自有决断,你我,不用多问了。”



    “姐姐,这我明白,可高拱着实可恨,若不惩治,恐怕人效仿啊……”



    “现在不正在惩治?”陈太后缓缓说道。



    李太后当局者迷,在听完陈太后的话后,渐渐平静下来……她并不是愚笨之人,在平静之后,她也想到了一些……



    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驱散京城的薄雾。



    皇宫内,内阁、五府、六部的大臣们被紧急召集。



    高拱,郭朴,张居正,胡宗宪,成国公,英国公等一干大臣行至会极门时,却被甲士拉着了去路。



    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拦在了会极门外。



    众多大臣皆是惊讶。

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

    而后冯保走到了众多官员面前,他看着高拱,嘴角露笑……



    而高拱看着冯保的这个样子,冷哼一声,暗道小人得志。



    他到了此时,还没有察觉到危机。



    而冯保手中端着太后懿旨,看向众人,高呼:“太后旨意……”



    众多臣子,立即跪地接旨。



    “先帝驾崩,哀家与皇帝、慈安太后居于深宫,操持内廷之事,想我孤儿寡母,每日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惶恐不安。哀家与皇帝、太后常夜不能寐,食不知味,唯恐朝局崩坏,江山社稷危矣……”



    “然今有大学士高拱,竟专权擅政,朝廷之威福皆被其强夺自专,全然不许皇帝主张。其行为嚣张至极,肆意妄为,眼中毫无纲纪王法。”



    “高拱在朝堂之上,呼喝众臣,如同市井恶霸,对异己打压排挤,手段狠辣。其党羽遍布,权势滔天,竟妄图只手遮天,口言,十岁天子,安能治理天下……”



    “今特下此旨,着高拱即刻回籍闲住,不得有片刻停留。若有违抗,严惩不贷……”



    “望朝中诸臣,以此为鉴,忠心辅佐陛下,共保我大明江山稳固,社稷安宁……”



    这封懿旨宣读完后,所有的官员都很是大吃一惊。



    而高拱只觉得天旋地转,汗水如雨般落下。



    他是先帝的老师,是先帝在病榻前托孤的大臣啊……



    这,这怎会成朝中恶贼了。



    高拱看向冯保,刚想开口,想要辩解,可冯保却不给他机会。



    “高拱,太后口谕,高拱已是白身,不许辩解,立即出宫……”



    听到冯保的话后,高拱最后的力气仿佛也被抽空。



    “立即出宫,归乡……”



    冯保说完之后,便扬长而去。



    而守在会极门外的甲士,都在冷冷的看着瘫倒在地的高拱……



    此时的高拱,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,自己是做了什么,让两宫皇太后生厌……



    喜欢大明:当了三年圣孙,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大明:当了三年圣孙,称帝六十载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