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捷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 > 第110章 杀神刘裕
    拓跋珪笑着把熊掌挡在我的面前,然后喝起了马奶酒。



    拓跋仪、拓跋遵、长孙嵩等贵族们纷纷给拓跋珪敬酒,拓跋珪一一回敬。



    酒足饭饱之后,能歌善舞的民族肯定不能闲着,一个个肆意舞动起来。



    拓跋珪喝着马奶酒,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,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


    有时候,我又觉得拓跋珪很孤独!



    祭天结束后,大军开始回师京城,我也回到平城。



    闲来我去拜访了拓跋仪、拓跋遵、和跋、长孙嵩等各位王公。



    当年的虎贲长孙白屡立战功,成了偏将,我们喝了一醉方休。



    拓跋珪杀了一个人,太史令晃崇。



    太史令的家奴报告,出征前晁崇和后秦的北魏叛将王次多等有联系,拓跋珪怀疑晁崇的忠心,所以诛杀了他。



    至于“月晕左角,有虫当死”,是不是真的,只能去地下问晁崇了。



    没有见到华阴公主,有些遗憾。



    我回到了西南,按计划进行我的筹算。



    在后秦和东晋设立青楼酒肆,多派出密探,必须实时掌握它们的国内情况。



    古代的青楼不是一般人能去的,去的都是达官贵人、豪门巨富,这些人物都是国家精英,可以套出很多有用的新闻情报。



    比如姚兴,虽然说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,姚兴却是佛学家,爱钻研佛法,闲来经常和国内高僧探讨佛法人生。



    我个人认为正是姚兴的痴迷佛法,所以姚兴后期的执政就有很多失误,甚至说是昏聩。



    当年那个争霸天下的意气少年,变成了与世无争的中老年。



    但是大争之世,不进则退。仁慈心一生,就会怠政,后秦的灭亡和姚兴却怠政有很大关系。



    北魏也非常喜爱佛教,拓跋珪也爱佛法,但是他不痴迷。敦煌石窟、龙门石窟、云岗石窟等都是北魏修建的佛教建筑,北魏整个王朝都是喜爱佛教的。



    云岗石窟里面就有拓跋珪、拓跋嗣和拓跋焘的佛教塑像,有机会大家可以去观瞻。



    在姚兴和拓跋珪陷入佛法无法自拔的时候,东晋朝局发生了重大变化,一代“杀神”刘裕出世了。



    在中国历史上,有皇帝称号的总共494位,其中既有统一六国实现大一统的秦始皇,也有得国最正“驱逐鞑虏、恢复中华”明太祖朱元璋,也有战乱时期三分天下的刘备、孙权之流,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前秦宣昭帝苻坚,也有元朝大一统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。这里面明君不少,但是昏君也不在少数。



    论起是非功过,这些个皇帝们坐而论道,可以说它九天九夜,但论起武功最高、最能打仗的皇帝,非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莫属。



    可能有人不服!有人说是李世民,小李子是关陇贵族,谋臣猛将如云,手握王炸,不作皇帝那是傻子;又有人说铁木真,可他是黄金家族成员,当时蒙古族的强大,而金朝腐朽,宋朝更加腐朽,西欧落后,以强打弱,也算不上会打仗;又有人说朱元璋,当时元朝分崩离析,没有了李善长、常遇春的相助,他拿什么打败陈友谅?还有人说赵匡胤,不要忘了他爹是皇帝的御林军统领,他是全国兵马大元帅,做皇帝是易如反掌!



    而刘裕呢?他是一个士兵,全靠个人的勇武获得提拔。在孙恩谋反时,用以一敌千的姿态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。



    他留守城池时,只有几十人,却把孙恩的几万人打的满地找牙。



    所有的计谋全部是他自己出的,当时他还没有谋士。以至于孙恩一群人看到刘裕就跑。



    后来,孙恩生生被刘裕逼得跳海自杀。



    后来桓玄篡位,在刘裕强大人格魅力的领导下,他们以二十三人在京口起兵,逐渐的壮大部队,推翻桓玄。



    有人说刘裕不是还有一个刘穆之么?可是刘穆之不会打仗,他只是刘裕政治上的一个盟友而已。



    有人说不对,刘裕还有王镇恶、檀道济?可是王镇恶和檀道济必须在刘裕的领导下才能打胜仗,他们不能独挡一面。



    檀道济后来才能独当一面。



    试想,一个没有谋士,没有独当一面的大将,却屡建奇功的皇帝有谁能比的上!



    刘裕被人们戏称为“六位帝皇完”。



    从执政到称帝的20多年里,一共灭掉5个国家、废了6个皇帝:桓楚政权的桓玄、南燕政权的慕容超、后秦政权的姚泓、西蜀政权的谯纵、东晋政权的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兄弟。



    使得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。



    他在位时,“七分天下,而有其四”,是妥妥的天下霸主。



    有人抬杠说,他这么牛逼,怎么没有统一天下?



    说一下大环境,汉朝和魏晋南北朝都是门阀政治,都是士族门阀当家做主,根本没有贫民百姓的地位。



    刘裕虽然是皇族后裔,但是那是几百年前的事,到他一代已经一贫如洗。氏族门阀把持朝政几百年,他想出头就要做出常人几倍的功业,这样就要占用生命大半多的时间。



    其次国家四分五裂,分裂意识大于统一意识。南方没实力北伐,北方胡人野性难驯,刘裕的生命进入了晚年。



    还有就是人才匮乏,刘裕没有什么大将和谋士,全靠他一个人,统一天下太累,也不可能。

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允许他一统天下。



    但是作为人中豪杰,他必定永载史册。



    宋朝辛弃疾诗词赞美他曰:



    “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!”



    “寄奴”就是刘裕的小名。他出生时,母亲难产而死,父亲生活贫苦,打算遗弃他。



    同郡刘怀敬的母亲是刘裕的姨母,她生下刘怀敬还不到一年,便来到刘裕家,断了刘怀敬的奶来喂养刘裕,救了刘裕的命。



    刘裕长大后,身高一米九,肩宽背阔,健硕奇伟,一双大眼睛闪闪发光,对待继母和弟弟们很友善。



    因为贫困,刘裕要靠打柴、打渔、种地、贩卖草鞋为生。大字不识几个,还没有门路,非常辛苦还赚不到钱。



    偶尔看到赌博,觉得那是生财之道,结果越陷越深,全村人都看不起他。



    喜欢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我在北魏的铁血生涯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